以“貸”還房貸?不可??!
日前,記者走訪各家銀行均反饋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申請量急劇上升,那么是否要提前還房貸?
業內人士均表示,合理規劃資金用途,利用閑余資金提前結清或部分結清住房貸款,可以減輕借款人還款壓力,但也要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誘導消費者違規轉貸,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利率下調
刺激提前還“利率高貸款”意愿
據一家銀行工作人員介紹,2022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住房貸款執行利率持續下調,給前期已辦理住房貸款客戶造成心理落差,刺激客戶提前歸還利率高的貸款的意愿。
除了需求方面刺激外,供給方也給了一定的支持。走訪了解到,部分貸款中介違規為客戶提供貸款置換。當前國家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經營用途貸款利率整體走低,部分“貸款中介”以“房貸”轉為“經營貸”有“利率低”“期限長”“放款快”等好處為由,誘導客戶借過橋資金提前結清房貸,再到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
“部分不明真相的客戶,受利益驅使,原本無提前還款意愿和資金的,也紛紛申請提前還款?!笔秀y行業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此外,今年以來,市場上各投資品種也表現不佳,基金、股票、房產投資等收益低迷甚至虧損,部分客戶選擇將原來投資理財、擴大經營等資金用于提前結清貸款,降低負債支出。
提前還房貸需三思后行 量力而為
針對提前還房貸這一問題,該如何選擇?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要三思后行,量力而為,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
對于客戶有閑余資金的,目前暫無好的投資渠道,辦理提前結清貸款可以減輕還款壓力。
但是,如果聽信不法中介,通過過橋方式違規轉貸,不僅會被“貸款中介”收取高額費用,還存在騙貸法律風險、違規用貸風險、續貸風險、財務風險、個人信息風險等隱患。
在此,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警惕“貸款中介”誘導,識別違規轉貸背后隱藏的風險。
提前還款 請給自己回答這些問題
資金有哪些用途?
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合理規劃閑置資金,預防突發資金需求。要做好家庭資金規劃,合理分配教育經費、日常生活開支、備用金等常備資金,保障日常生活開銷。此外,還需中短期內無其他大額資金需求,防止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影響家庭日常生活。
為啥都是好處?
只說好處,不談風險的“中介”,都要提防。防范違法虛假宣傳,提高風險識別能力。要警惕不法中介隱瞞不利信息、只談誘人條件的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所謂的“轉貸降息”看似利息更優惠,實際卻隱藏違法違約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個人征信受損、資金鏈斷裂、信息泄露等風險。
金融機構是否正規?
需要咨詢正規銀行業機構,警惕不法套路陷阱。要合理評估個人或家庭實際情況,若有提前還貸或者其他金融業務需求,應向銀行等正規銀行業機構進行咨詢了解相關情況。要了解金融常識,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同時,認真審核合同內容,合理合法使用貸款。銀行業機構和消費者都應本著公平自愿、誠實守信的原則,銀行業機構應合規放貸,消費者要理性借貸。申請貸款時,提供真實有效的貸款申請材料;在合同簽署時,認真閱讀條款,重點關注利率、費用、權利義務、風險提示等重要內容,謹慎對待簽字、授權環節;借貸后,注意按照約定用途使用貸款,嚴禁挪作他用,產生違約責任,影響個人征信。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張文奎
編輯:陳娥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