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寧德丨東僑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東僑開發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凝心聚力謀發展、攻堅克難敢擔當,搶抓重大機遇、直面重大風險,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37.9%,成為全市工業發展重要引擎。

濱海綠城 謝書秋 攝
產
業
————
跑出發展“加速度”
9月26日,在2022年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新聞發布會上,省工商聯發布了2022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名單。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303.6億元的企業營收位居第二。此外,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分別上榜2022 福建省制造業民營企業 50 強榜單以及2022 福建省創新型民營企業100 強榜單。

鋰電新能源小鎮 劉忠忠 攝
從荒蕪的灘涂地到如今的“鋰電之都”,折射出東僑開發區的發展。
這十年,東僑開發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的殷切囑托,保持戰略定力和發展耐心,堅定不移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推動產業邁向高原、形成高峰——
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從無到有。累計落地投產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項目45個,規模以上企業30家,2021年,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451億元,成為全市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鋰電龍頭從這里起步,走向世界,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連續五年排名全球第一,成功入選福布斯中國“2021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全球燈塔工廠”。
傳統產業再造優勢。生物醫藥加速向大健康產業升級,年產值從2012年的18.3億元發展到2021年的44.66億元;電機電器加快向智能制造產業轉型,2021年,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年產值15.96億元,安發、魯花、亞南等公司獲評省級工業龍頭企業。
數字文創、總部經濟、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生機勃發。時代永福、好奇心影業、武漢動游、潤智軟件等接連落地,“一核兩翼多元”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2021年,東僑開發區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并在最新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名列第26名,成為全省國家級經開區領跑者。
創
新
————
贏得競爭主動權
近日,由省引進人才服務中心、東僑組織部、東僑人社局等主辦,“春風里”人才驛站承辦的福建省“師帶徒”引鳳計劃暨寧德市人才項目“揭榜掛帥”趕集日活動,在東僑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辦?;顒右浴熬€上+線下”方式進行,在線觀看人數達6萬余人。

2022年,省外來寧務工人員接工活動在東僑開發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辦 吳寧寧 攝
自東僑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投入使用以來,舉辦的此類活動不勝枚舉。產業園通過助推重點項目建設引才力度,為進一步推動東僑產業發展,搭建了高層次人才項目精準對接交流平臺,促進了寧德經濟長足發展。
一群群創業者紛至沓來、一間間實驗室投入使用、一批批新產品華麗登場……時下東僑開發區,正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這十年,東僑開發區堅持不懈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以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引領作用,推動創新加快成為高質量發展“主引擎”。穩步推進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全區省級以上各類研發機構27個,其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90%以上;全區PCT(專利合作協定)國際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省第一。
人才是創新的源泉。東僑開發區持續招引高層次創新人才,全區省級以上人才200多人、市級人才6000多人,為龍頭企業在鋰電創新領域保持全球領先提供強大支撐。
同時,東僑開發區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堅持全方位服務企業,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領導機關入駐北部新區,謀劃打造世界一流鋰電小鎮和全國一流行政服務中心。鋰電新能源供應商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知識產權運營保護中心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三中心一平臺”設立運營,切實滿足企業所需、發展需要。
民
生
————
增強群眾幸福感
金秋時節,踏入剛投入使用的東僑二中,整齊的教學樓、明亮的教室、寬敞的操場讓人眼前一亮。

東僑二中 黃玲玲 攝
東僑二中位于寧德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南側。學校由7棟主樓、1棟門衛和1個地下室組成,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秋季新學年,該校迎來約18個班級近1000名學生,有效緩解了東蘭組團區域“入學難”問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這十年,東僑開發區堅定不渝惠民生,緊扣群眾關切,加大民生投入,優化公共服務供給,以發展惠民贏得群眾擁護支持。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2013年至2021年,累計投入教育經費10.5931億元,先后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12個(其中新建8個),新增義務教育中小學學位1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990個。實現公辦幼兒園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義務教育從弱到強、從均衡到內涵。
——全力守護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扎實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設立東僑開發區疾控中心和南北區域三個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衛生服務站基本覆蓋,籌備組建東僑社區醫院,啟動東僑醫院建設,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沿福寧北路展開“一軸兩區四組團”城市框架,北部新區鋰電新能源小鎮入選第一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塔南片區征收工作全面完成,為城市發展留足空間;老舊小區補短板持續推進,街頭綠地、公共停車場等配套建成投用,環東湖景觀群、赤鑒湖公園等城市休閑景觀錯落分布;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刷新城市顏值,為全市一舉創成全國文明城市作出積極貢獻,居民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蘭亭社區口袋公園 葉陳芬 攝
黨
建
————
提高組織戰斗力
為進一步提升全區基層黨務骨干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提高全區基層黨建工作水平,8月17日,東僑開發區舉辦基層黨務干部業務培訓班。全區各基層黨(工)委組織委員、黨支部書記、黨建專職工作者等近百人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班邀請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有關專家,圍繞“學習《黨章》精神,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 “做好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工作”“ 黨員隊伍管理和黨費工作有關規定解讀”三個方面內容進行授課,進一步補齊基層一線黨務干部實際工作中的知識弱項、能力短板和經驗盲區,促進干部隊伍政治能力和業務水平不斷提升。

東僑開發區少先隊員錄制建黨100周年MV 黃位榮 攝
黨建就是生產力,黨建就是凝聚力。這十年,東僑開發區堅定不移抓黨建,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
東僑開發區健全完善“四融四促”“1+3+N”近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新機制。其中,“1+3+N”近鄰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機制在全市推廣,近鄰黨建“四融四促”引領社區治理機制作為全省近鄰黨建會議的案例選編收錄;構建“三化一體”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提升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素養和服務能力。
此外,東僑開發區大力弘揚“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推行“曬比議促”“三重一線”干部考察機制,出臺一系列鼓勵干部擔當作為行動方案,比學趕超、創先爭優氛圍進一步濃厚,全面凝聚起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
站在新起點上,東僑開發區將以翻篇歸零的心態、一往無前的姿態、風雨無阻的狀態,再出發、向前進、攀新高,為奮力譜寫“寧德篇章”作出東僑開發區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葉陳芬 通訊員 章志華 謝晨艷
編輯:陳娥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