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鄉約福建:文化振興促寧德鄉村振興
屏南縣代溪鎮北墘村,這里家家戶戶釀酒,數百年來代代相承,被譽為“紅粬黃酒之鄉”?!∪~茂 攝
位于福建省寧德市的屏南縣代溪鎮北墘村,山高林密、清泉醇洌,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鑄就了北墘深厚的酒文化,被譽為“紅曲黃酒之鄉”。數百年來,這里家家釀酒,戶戶有酒窖,少則數壇,多則上百壇,代代相承。
漫步古樸的北墘村,村中酒坊林立、酒旗飄揚,水碓房、水車、廊橋、矴步相連,仿佛置身于一幅優美的山水畫中,讓人流連忘返。該村先后獲得中國傳統村落、全國文明村、3A級景區、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點、省級金牌旅游、寧德市鄉村文化振興優秀示范村等多個招牌。
北墘村村中家家釀酒,戶戶有酒窖?!吻汕?攝
土生土長的北墘人吳善遠受聘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后,發揮其公司北墘酒業龍頭企業帶動優勢,探索“黨支部+企業+農戶”模式,創新推出“游客認購、酒農藏酒”模式,打造“我在北墘有壇酒”營銷品牌。目前,全村被認購黃酒近300壇,帶動酒農人均增收2萬元左右;黃酒年產量超1600噸,年產值超4200萬元。
吳善遠說,我們創新銷售模式,按會員制消費訂單生產定制酒;引入中醫食藥同源理念,開發生產男士、女士調理酒和普通酒三大類,進一步拓寬北墘片區黃酒線下市場。
與此同時,屏南縣甘棠-熙嶺-代溪鄉村振興文化帶的創建,持續推動著北墘村這個“中國傳統村落”的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2022年共接待游客近4萬人,旅游綜合收入超600萬元。
該鄉村振興文化帶以甘國寶文化、鄉村文創和黃酒文化為重點,打造甘棠鄉小梨洋村、巴地村、漈下村,熙嶺鄉龍潭村、四坪村和代溪鎮北墘村旅游線路。
農家院落隨處可見酒缸、酒壇等釀酒器具?!吻汕?攝
當地官方表示,開展“四季屏南鄉村有約”北墘黃酒文化節、小梨洋武術文化節、龍潭萬物集市、鄉村重聲音樂節等活動,培育甘棠鄉的甘國寶文旅小鎮、熙嶺鄉的文創片區和代溪鎮的黃酒小鎮。
屏南縣甘棠-熙嶺-代溪鄉村振興文化帶的創建,是寧德市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個縮影。三年來,該市大力實施鄉村文化振興“十百千萬”工程,成功創建10條文化帶,培育鄉村文化振興示范村120個(其中優秀示范村27個),鄉村文化隊伍1235支、鄉村文化骨干10399名,筑牢鄉村振興的文化基礎。
當地官方表示,隨著“十百千萬”工程的實施,寧德市鄉村文化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更加精準,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畬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傳承弘揚富有成效,鄉村文明水平顯著提升,鄉村文化旅游產業迅速發展。
北墘村的六角井?!吻汕?攝
柘榮縣富溪鎮通過開展小吃節,茶道、香道傳統文化傳習等活動,培育古商貿文化小鎮等品牌,形成福溫古道文化帶,蕉城區依托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山海風光等自然人文資源,打造霍童溪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古田縣以金翼之家為核心,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為重點,結合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打造具有古田耕讀文化特色的鄉村振興文化帶。
在促進串點聯線、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發展,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特色亮點的同時,寧德市吸收一批富有鄉村情懷、熱心鄉村文化振興事業、學有專長的駐創藝術家、專家學者、網紅達人進入鄉村文化隊伍,投身鄉村文化建設,為鄉村帶來了新鮮的血液,給古村帶來了新鮮的活力。
北墘村一角?!吻汕?攝
此外,寧德市整合帶動民間藝術資源,按照人盡其才的原則,動員和激發農民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挖掘和培養一大批優秀的鄉村本土文化人才,豐富文化生活;加強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探索利用文物建筑、傳統建筑作為民宿、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史展示、非遺傳習等場所,讓“鄉村文物”活起來,留住記憶鄉愁。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寧德市鄉村旅游人數1493.83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79.18億元。寧德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鞏固創建成果,加強創新提升,以更豐富的公共服務供給、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效能,不斷滿足基層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林宇煌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