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 屏南路下鄉:特色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近日,屏南縣路下鄉路下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里,村民們忙著翻地。村民吳林鳳說,她在基地務工已有2年,工資按日計算,能在家門口就業方便多了。
“路下氣候適宜,產出的羊肚菌個頭大、品質好,很受歡迎?!毖蚨蔷毓芾砣藛T游和寶介紹,目前,基地種植羊肚菌90多畝,產值約200萬元?!拔覀儾捎幂喎N模式,羊肚菌采收后種植水稻,在改善土壤環境的同時也能提升畝產經濟效益?!?/p>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路下鄉抓住優惠政策,因地制宜選準產業發展突破口,用實用活“一村一品”特色優勢,羅沙洋的觀光農業、三萬里村的花卉研學、鳳林村的食用菌基地……在產業項目的加持下,去年,全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0000元。
“產業振興鄉村的重點在于聯農帶農、共同發展?!甭废锣l黨委書記陳家寵說,路下鄉積極引導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等發揮自身優勢,在帶動農戶中發展壯大自己,加快形成和農戶在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目前,全鄉共培育黃粉蟲養殖基地、香菇種植基地、鯽魚養殖基地等6個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和20個各類扶貧經濟實體。
頭雁領飛,群雁相隨。返鄉入鄉創業的各類人才,是積極帶動村民致富的重要力量之一。位于路下鄉羅沙洋村的“小田姑娘”村播孵化園內,木工師傅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室內裝修。今年是新農人“小田姑娘”直播賣貨的第三年,“小田姑娘”原名田小宇,是個“95后”貴州姑娘,大學畢業后遠嫁屏南,跟著丈夫到屏南創業。借著電商直播“東風”,夫妻二人成立了子歸村播(屏南)新媒體有限公司,搭建起“基地直供+村播活動+電商培訓+IP打造+內容制作”公共服務鏈,成功孵化主播48人、帶動就業300多人。
“作為新農人,要用新的理念和技術,帶動更多農戶共享新時代數字紅利?!碧镄∮钫f,“我們之所以選在羅沙洋成立村播孵化園,不僅因為這里是我丈夫的老家,也是因為近幾年羅沙洋的變化很大,我們也希望為村莊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羅沙洋村有著近700年的歷史。2022年,羅沙洋村以打造金牌旅游村為契機,拉長服務“半徑”、延伸服務“觸角”,探索“凝聚黨員線、延伸服務線、發動志愿線”三線工作法,為村民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精細化服務,不斷打造提升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特色黨建品牌。如今的羅沙洋村,實現了“顏值”“內涵”雙提升。
陳家寵說,路下鄉黨委政府將不斷完善機制、細化方案,借助發展傳統產業優勢和產業扶持機遇,采取黨建引領、大戶帶動、整村推進等形式,為鄉村產業振興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全面加快鄉村振興發展步伐。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葉陳芬 通訊員 張聲平
編輯:陳娥
審核:林翠慧 周邦在
責任編輯:陳娥